background background background background background

德國科隆數位遊戲留學經驗分享 - 2021數位遊戲商務課程 番外篇

2025/07/29 By indie.guider 編輯

德國科隆數位遊戲留學經驗分享

演講者:俞達

 

(※講者俞達在這次番外篇商務課程的同時,他人正在德國完成他的學程中,並抽空以線上視訊的方式分享他留學的寶貴經驗。)
 

出國留學的動機以及原因

主要是受到遊戲業前輩的影響,想去海外3A遊戲大公司工作,另外也是利用學生身份全力開發自主專案。當時在申請學校時,講者有看到德國公立學校無須支付學費,另外看到Cologne Game Lab(CGL)學校的國際學程(校內全體幾乎都講英文)非常有國際性色彩,以及雖然是新學校,但校友陣容堅強。除此之外,德國學制和其他主流歐美留學國家不一樣,學士通常須修滿三年半,也就是需要修習七個學期。

 

給遊戲科系留學生的建議

職涯發展:

趁學生時期時間多,多做遊戲(side project)是最快的進步方式。學生相對在學校內福利較好,活動和比賽優待較多。畢業前有很多好作品的人非常吃香,有好作品就有機會認識更多業界強者。

人的發展:

Be open-minded.你會遇到很多跟你非常不一樣的人,是挑戰也是機會。

It’s okay to not be okay.燃燒熱情的同時,也要注重生活平衡。

什麼樣的人適合留學:

  • 有自律能力、有上進心、願意花時間自主學習並享受遊戲開發的人
  • 喜歡並擅長接觸不同人事物,遇見不同的人會從不一樣的觀點切入看待並學會包容彼此差異的人

其他:

等個一兩年再出發也不遲,因為疫情衝擊,很多學校活動和生活都受到影響。不妨也趁現在先接觸工作或是其他事物,也幫助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關於講者留學的學校:Cologne Game Lab(CGL)

中文為科隆應用技術大學藝術學院,特色是它有自己的校區、擁有國際學程課程(英文授課)供選課,而且提供數位學士/碩士、遊戲發展與研究碩士、3D動畫碩士三大學程。
 

講者修讀的數位遊戲學士(B.A. DG)

每一屆共35~45人,其中又再細分為三組:遊戲設計、遊戲美術以及遊戲程式,而講者在遊戲程式組內。

申請CGL的條件

需要完成相關的作品集、學校指定題目及讀物以及最後的面試階段。每年三月初會釋出題目以及參考讀物,報名者須要在一個月內完成讀物並產出百字的文字說明,以及遊戲題目發想。另外,除了以上申請學校所需,對於一個國際留學生要申請的東西都要有,例如:簽證、uni-assist等等。

CGL學習環境(疫情前&後)

CGL所在的區域是與主校區分離的獨立校區,校區內除了教室之外,有學生廚房、開放空間、大劇院、圖書館等供學生自主學習的區域。但疫情爆發之後,現在全面改為線上課程,同學們都在家或宿舍同步聽課。

學士學程課綱

CGL的學士學程課綱除了入學時選擇的專科(遊戲設計、遊戲美術、遊戲程式)之外,另外還有遊戲與媒體的探討、玩家行為研究、經濟與企業與專案管理這三門非主修可選擇。每學期大致上可切分為前半學期上課,後半學期進入團隊專案實作,而在第一二學期所有學生三門專科都需修習,好讓全部科系的學生可以了解其他科的學生未來從事的內容。

專科:遊戲設計

第一學期內容主要為遊戲概念發想、遊戲迴圈設計、桌上(非電子)遊戲設計;第二學期開始修習敘事遊戲設計。

專科:遊戲美術

第一學期學習基本概念如:透視、分鏡、2D手繪動畫、字體符號學等等;第二學期開始學習3D模型及動畫基礎;第三學期則藉偏向創意發想,包含角色概念與環境概念設計等。

專科:遊戲程式

第一學期學習程式基礎、遊戲迴圈製作、分析和實作經典遊戲等;第二學習其主要學習在Unity內製作一款FPS遊戲;第三學期則改用SFML和C\C++實作一款點擊冒險遊戲和簡單的引擎。

非專科主修:遊戲與媒體的探討

這項專科主要修習思辨與發展史相關的內容,如:學術和藝術起源、媒體與遊戲發展歷史(了解電子和數位化對遊戲發展的影響)以及改編和跨媒體(不同媒體間因為遊戲內容載體而改變和變形)。

非專科主修:玩家行為研究

講者認為這是對於遊戲開發者值得修習的非專科之一,裡面除了主題開宗明義提到的玩家研究,為研究玩家遊戲的動機以及心理之外,還會探討如何設計遊戲讓更多人玩、設置友善設計(色盲模式、雙人搖桿等等),以及酷兒(Queer Gaming)遊戲類別的研究,探討在遊戲中性少數角色如何被呈現和遊戲中的哪些要素具備酷兒精神 (Queerness)。(像是 Octodad 中的主角就像是社會中的性少數,嘗試去扮演、偽裝成不是自己的角色)


 

非專科主修:經濟與企業與專案管理

這門課專門面向市場分析、品牌管理、行銷策略分析等商業面探討,以及專案管理從概念發想到整個時程預估做規劃。

團隊專案實作

後半學期進入所謂的專案實作,由學生們組隊做遊戲專案,整體期間大約兩個月。每學期遊戲類型都是固定的,但主題都不固定,最後實作前由教授公布,例:第一學期為Ludic Game、第二學期為敘事遊戲、第三學期為多人遊戲等等以此類推。兩個月的專案實作期會再切成三個檢查點,分別是第一次提案報告、期間報告以及期末報告(期末展示)。

CGL師資

講者舉幾個業界較有名後來擔任學校的講師如:Bernd Diemer、Nanette Kaulig、

Odile Limpach,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遊戲媒體學術出身的教授以及獨立開發校友回校教學等等。

學位和工作機會

德國的網頁遊戲依然很發達,像是 Flying Sheep Studios 就是和我們學校合作的網頁遊戲公司之一,那裡也有很多我們學校校友。手機遊戲的大廠有 King 和 Wooga。除此之外,德國也有很多做嚴肅遊戲、教育類遊戲的公司,但這塊我比較不熟悉。另外也有很多從我們學校出來的獨立遊戲團隊,像是 Ludopium, Goodwolf Studio, Maggese 等等。

 

總結:CGL優點&缺點

優點:

  • 學生背景多元 (不同年齡, 國籍, 性別)
  • 學生社群活躍, 很多自主活動而且環境友善
  • 每學期都有團隊學期專案
  • 小班制 (40人) 很像高中凝聚力強
  • 申請方式專業
  • 有自己的校區、和其他學系分離
  • 科隆是德國遊戲開發重鎮之一
  • 北威州 (NRW) 有名的遊戲學校

 

缺點:

  • 課程安排死(大多無法自己排課)
  • 偏向獨立開發者的能力,非專科能力(尤其遊戲程式的部分)
  • 太過學術導向例:遊戲媒體研究
  • 基本上還是要靠自學